神策门

时间:2016-08-17 12:45来源:南京城墙网 作者:网站管理员

神策门

神策门今
今称“和平门”,位于南京城北,坐南朝北。洪武九年(1376)八月,置千户所驻守。天顺五年(1461)四月丁丑,新建南京神策门楼成。《南都察院志》称:“本门荒僻。东至后湖小门(该门没有城门名,不计入京城13座城门之列,位于今解放门进玄武湖公园的小城门)界,西至金川门界,长九百九十五丈,垛口一千五百五十九座。”《同治上江两县志》称:“西边方垛六十四座,以镇后湖(即玄武湖)下沙,外面瓮城方垛一百零八座,以映北固山(即石灰山,又讹称‘白骨山’)。”
清顺治十五年(1658),郑成功北伐金陵败绩于神策门下,清廷遂改其名为“得胜门”。同治年间,仍称“神策门”。民国17年(1928)夏,国民政府将神策门改名为和平门。民国18年(1929)4月,由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胡汉民题写“和平门”,并刻石镶嵌城门之额。石额共制两方:一方在主城门内侧,另一方在外瓮城北门外侧,保留至今。
明洪武所建城楼,后毁。明天顺五年(1461),新建神策门城楼。太平天国时期,再毁。光绪十八年(1892)九月仿淮安府城楼重建。现存的城楼,是光绪重修13座城门中留下的惟一城楼。2005年6月21日,发现城楼西南角廊柱平行向西5.34米(柱中至柱中)处,遗有石柱础一方。该柱础略低于城顶地面约10公分,边长不等(北面91公分、东面92公分、南面85公分、西面94公分),中心圆(柱径)直径61公分,外围凿有一圈浅沟(其直径74公分),向下呈弧形至柱础平面(高差8公分)直径85公分。
神策门现存对开城门两扇,厚18厘米,宽约3米,高约6米,超过石质券门,作内开。两扇城门均以原杉木为主竖向排列,从侧面可看到竖向排列杉木用硬木制作的透栓加固, 门内侧用整根圆形杉木以楅和罗文楅 的两种形式加固。木门的外表及四周均以铁皮包裹,以铆钉列行钉在门板上。
神策门建有外瓮城单瓮一座,瓮城城门开有两门,这两座瓮城城门与主城门屈曲而开,为南京京城13座城门瓮城所独有 。民国期间,曾将其外瓮城培土建为汽油库。1949年后,为南京军区后勤部所沿用,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遂废。2001年,南京市城墙管理处对神策门段城墙进行维修,并在外瓮城外侧建成占地面积达24000平方米的开放型遗址公园。
(责任编辑:admin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